東華大學課程系的旋轉功與旋轉舞蹈天地

21世紀是屬於「健康產業」的世紀。隨著人類文明的日漸進步,科技的進步已經不能滿足人類,在21世紀,人類將愈來愈注重身心健康與快樂。

近年來我一直在摸索與整合各種協助人們身心靈健康的方法,並設計一些開發人類身心靈健康的課程。隨著我的探索,我逐漸發現到「旋轉功與旋轉舞蹈」是一項強而有力的潛能開發方法,可以促進人們身心健康與快樂,而且非常適合推廣。隨著經驗的累積,我也逐漸發展出一套以「旋轉功與旋轉舞蹈」為焦點,又能整合很多潛能開發方法的系列課程,成為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的特色之一。

能幫助人們身心健康與快樂,自己又活得健康與快樂,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件事。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旋轉功教練的年齡限制不大



旋轉功的教練本身比較沒有年齡的限制,不僅年輕人可以擔任
旋轉功教練,從事推廣的活動,即使年紀很大照樣可以開班授課。有很多運動項目(如:田徑、球類運動),到了一定的年齡時,教練就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因為大多數的運動畢竟屬於年輕人的天下。傳統的靜坐、瑜珈、太極、氣功等又往往讓人感覺偏向於中老年人的活動,這類型的潛能開發師也往往被期待應該要有一定的年齡以上才「夠格」。旋轉功的教練或潛能開發師則比較沒有年齡的限制,不管年輕人或老年人都很適合擔任旋轉功的教練。

為什麼旋轉功教練的年齡限制不大?旋轉功屬於「動中取靜」的活動,年輕人有活力,可以展現旋轉功有活力的一面,以及旋轉的技術層面,因此也不會被認為「不夠格」。旋轉功雖然有「動」的層面,但是又不是劇烈的活動,因此即使老年人照樣可以擔任旋轉功教練。換句話說,旋轉功教練的生涯可以延續很長。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為何練習旋轉功要搭配練習靜心?


旋轉功並不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活動,因此我們的身體無法立即適應,也容易造成暈眩。靜心的練習可以強化我們本性的觀照作用,用來加速消除暈眩的現象(每一個人消除暈眩的快慢不一)。在練習旋轉功的初期,靜心就顯得很重要。

通常在每次練習旋轉後,最好立即採取坐姿或臥姿來靜心。最簡單的靜心方法就是採用觀呼吸身體掃描,用來消除因為旋轉而形成的暈眩。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之後,暈眩的現象就會愈來愈少。等到克服暈眩的問題之後,再怎麼旋轉都不會暈眩了。

在練習旋轉的初期,有些人有時在旋轉的過程也會產生暈眩的現象,也可以一面旋轉,一面練習靜心(感覺自己的感覺),用來消除暈眩有些人練習旋轉後,不會立即暈眩,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反而開始暈眩起來,這時也可以用靜心觀照的方式來消除暈眩。

總之,練習旋轉功時搭配練習靜心是克服暈眩問題的關鍵。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旋轉功可以成為一個運動習慣之新選項


現代人需要培養固定的運動習慣,不管是簡單的走路、慢跑、騎自行車,或比較需要技術與體力的游泳、打球等,對於維持身心健康都很重要。重點是要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

一個人如果學會了旋轉功之後,也可以把旋轉功做為經常或固定練習的運動選項。由於練習旋轉功的場地限制不大,且練習的時間可長可短,可以因應個人的生活形態來選擇適當的時間固定練習,因此旋轉功可以成為現代人的運動習慣之新選項。

旋轉功必須先經過學習的過程,沒有學習過就無法克服暈眩的現象,就像游泳必須先經過學習,才能成為一個運動習慣的選項。雖然也有少數人在旋轉時天生就不易暈眩,但是此種人畢竟是少數,就像只有少數人天生就會游泳一樣。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先培養旋轉功教練,才能推廣旋轉功,讓現代人在選擇運動習慣時,多了一個新選項

旋轉功和其它運動不同的地方是,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促進身心靈統合的靜心練習,可以和內在的能量及生命的泉源產生強烈的連結,因此旋轉功等於同時觸及了一個人「身、心、靈」三個層次的運作。這也是旋轉功的獨特之處。

簡言之,對現代人來說,旋轉功是一項非常值得推廣的活動,這也是為何我如此積極推廣旋轉功的原因之一。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潛能開發師的新選項:旋轉功與旋轉舞蹈教練


我在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推廣旋轉功與旋轉舞蹈的目標之一乃是要培養一批「旋轉功教練」。國內目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潛能開發師(例如:瑜珈教練、太極拳教練、氣功教練等等)。我認為「旋轉功教練」在未來可以成為我國社會中一項潛能開發師的新選項。目前國內雖然已經有愈來愈多人在練旋轉功,但是並沒有人專門在培養「旋轉功教練」。因應未來的趨勢,隨著愈來愈多人了解旋轉功的強大潛能開發功效,我相信「旋轉功教練」的需求將愈來愈多。以『旋轉功』為主軸的潛能開發教育事業之市場潛力相當大。

旋轉功的教練不僅本身要掌握旋轉的技巧與要領,更要深入瞭解並掌握人類身心靈潛能及身心靈統合的奧秘。有志從事此項潛能開發工作的同學可以從本系大學部「潛能開發學程」中的相關課程一步一步學習。本系畢業生甚至可以進一步就讀本系碩士班或博士班,更深入研究旋轉功與旋轉舞蹈對於人類身心潛能開發的奧秘,或者研究如何因應不同的學員進行有效的旋轉功與旋轉舞蹈課程設計。

除了正式課程,我也透過非正式課程,以類似社團的方式繼續指導同學深入學習旋轉功與旋轉舞蹈。只要有心學習,必定可以在大學四年中發展出一項專長,成為勝任的「旋轉功教練」,甚至成為『旋轉舞蹈教練』。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人在旋轉時為何會頭暈?

(一)   有些人很容易暈車、暈船、暈機,有些人比較不會。旋轉時也一樣,有些人很容易頭暈,有些人不易頭暈。這些都跟人體的調節力、適應力有關。旋轉並非一項平常的活動,也就是說,我們平常很少旋轉,我們的身體一時適應不來,造成內耳平衡系統一時失調,就比較會頭暈。

(二)   練習旋轉初期會頭暈也是正常的「好轉反應」,也就是說,頭暈是我們的身體在調適的過程中的正常反應。隨著持續的練習,我們的身體之調節力、適應力會逐漸提高,愈來愈不受外界的變動或旋轉之影響,就愈來愈不會頭暈。但是如果長時間都持續會頭暈,表示自己還沒有抓到「歸於中心」與「全觀」這兩個核心要領。

(三)   練習旋轉功時如果要避免頭暈,主要是要盡量抓到「歸於中心」與「全觀」這兩個核心要領。至於腳步如何移動、手要如何擺放、旋轉的方向要如何,這些都不重要。當一個人在旋轉或在乘坐車船飛機時,能抓到「歸於中心」與「全觀」這兩個要領,就愈來愈不會被外界的各種旋轉或變動所影響,而能讓自己的心處在一個平靜的狀態,當然就愈來愈不會頭暈。反之,如果心不平靜,就比較會頭暈。因此,練習旋轉功的一個重大收獲就是提高自己的「定力」。

練習旋轉功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生命的真相

旋轉功不只是一項技能。練習旋轉功的過程中,由於旋轉者要持續保持『歸於中心』,才能避免頭暈。這個基本的要領可能會帶來一份寶貴的禮物:發現生命的真相。究竟可以發現什麼真相呢?簡單地說,這個真相就是:生命的內在核心乃是無限寧靜的心。這個無限寧靜的心(又稱『本心』)不僅是生命內在的核心 、 生命的本質、生命的樞紐、生命中唯一的真實,也是生命最重要的層面。然而,這麼重要的生命層面,卻是一個最容易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層面,因為它是如此的寧靜:無聲、無息、無形、無相、無念、無我。練習旋轉功的過程中,旋轉者遲早會發現,原來自己一向關注的都是生命的現象、生命波動與生命的風暴,反而忽略了那個處於生命風暴的核心中無限寧靜的本心。

這個發現與了悟竟然可以來自簡單的旋轉,這是一個何等珍貴的禮物啊!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五蘊與本心的圖示



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身體掃描(如意觀照)


這個靜心方法主要是練習覺知身體各部位的感受。這個方法乃是把覺知的範圍擴大到全身各個地方的身體感受。練習時一般採用靜坐的姿勢(當然也可以採用靜臥的姿勢),把眼睛閉起來,然後開始覺知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好像掃描身體一般。掃描時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且全身每一個部位都盡量掃描到,不要忽視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決定好一個順序後,就按照那個順序一直反覆掃描。自己決定採用一個固定的順序,慢慢地掃描身體各處的感受,不管是痛、癢、酸、麻、刺痛、冷、暖、壓迫、舒暢、震動,只要覺知到就好,然後就繼續把你的覺知點移動到下一個部位。剛開始練習時,移動的部位比較粗糙些沒有關係,隨著練習的經驗增加,每次移動的區塊可以愈來愈細,掃描的部位愈來愈多,到了最後可以涵蓋整個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至於移動的速度則由個人決定,你可以在每一處停留很久,也可以迅速在各處移動,練習的重點在於:你要清楚地覺知身體某處的感受才移動到下一個部位。

練習身體掃描時,選定一個姿勢後,一旦開始掃描,在掃描的過程身體就要盡量保持絕對靜止,不要試圖調整到舒服的姿勢。但是,初學者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不管我們一開始採取多舒服的姿勢,一旦維持那個姿勢一段時間,我們的身體就會覺得不舒服。尤其是採用坐姿時(即靜坐),對許多人來說更是一大挑戰。同樣的,在練習身體掃描時,也不要抗拒任何感受,不要執著任何感受,也就是要盡量抓到「全然接受」的要領。用這個方式來練習觀照身體的感受後,心也會愈來愈靜定。

我們可以練習覺察身體感受的時機與方式很多,並非一定要坐著練習,不管什麼姿勢都可以,不管我們在做什麼事都可以練習,隨時都可以練習。剛開始時,可以先從每天特定的時刻開始練習,慢慢再擴展到別的時機,到最後隨時都可以練習,一想到就練習,可以練習時就練習。可以練習的時機和場合其實很多,只要想到要練習都是時機,愈多愈好。
初學者練習身體掃描時,一般採用固定的掃描順序,久之可以開始採用任何掃描順序,可以由上到下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自由自在地掃描身體各個部位,因此又稱為「如意觀照」。

什麼是靜心(meditation)?


所謂「靜心」(meditation)是指一切可以協助我們把心靜下來的方法之總稱。靜心方法很多,如:靜坐、瑜珈、氣功、太極、禪修、旋轉功、旋轉舞蹈、神聖舞蹈等。總之,不管採用什麼靜心方法,基本的目標都一樣:讓喋喋不休的頭腦、心念、妄念停止下來。

旋轉功也是一種靜心的方法,因此也有人把旋轉功稱為「旋轉靜心」(whirling meditation)。

有些人把英文的「meditation」翻譯成「靜坐」,但是這樣反而窄化了靜心的意義,而且沒有掌握到 meditation 的要點。因為靜坐只是許多靜心的方法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有些人把meditation翻譯為「冥想」或「冥思」,也同樣窄化了靜心的意義,且可能會造成一個誤解:以為在靜心時一定要進行某種形式的思維活動。

觀呼吸


「觀呼吸」意指,「觀察呼吸、覺知呼吸」。練習觀呼吸時,不管用什麼姿勢都可以,或坐、或臥、或立皆可。傳統上大多數人都是採用坐姿,因此稱為「靜坐觀呼吸」。練習時把眼睛閉起來,用最自然的方式來呼吸,快慢都沒有關係,然後覺知呼吸的氣息進出鼻子時在鼻孔產生的感覺,不管它是涼涼或者帶著一點溫溫的氣息,都沒有關係。只要讓那個感覺一直存在就好。盡量不要讓鼻息的感覺中斷。這是整個觀呼吸的要點。心中有妄念時,感覺就會中斷。反之,如果不讓鼻息的感覺中斷,妄念或思想自然就不見。不用刻意要去掉妄念或思想,也就是說,「存真」就可以「止妄」。


「觀呼吸」中的「觀」乃是觀察、觀照、覺察之意,因此在「觀」的過程中當然要把握住「全然覺知感受」這個要領。也就是說,在觀的過程中要綿綿密密地保持清楚的覺知之流,不要中斷。身體愈輕鬆愈好。重點是要能保持細膩、且不中斷的覺知之流。也就是說,妄念自然會愈來愈少。初學者剛開始時必然會妄念不斷,不要理會它。妄念產生了就讓它產生,只要覺知它就好。然後繼續覺知呼吸的氣息進出鼻孔所產生的感覺。

當然,在氣息完全進入,但是還沒有呼出來之間,會有一個氣息的空隙。然後,在氣息完全出來,還沒有吸入之前,也有另外一個空隙。這兩個空隙當然不會覺知到氣息。但是,這兩個空隙其實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妄念,所以你根本不用害怕妄念的產生。妄念或思想的產生都是在有氣息的時刻。在練習觀呼吸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當你體會到這一點時,你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嘗試,讓這兩個氣息的空檔比平常稍微拉長些。隨著練習愈來愈多,這個空檔可以愈來愈長。妄念或思想當然也更不會產生。但是,在練習觀呼吸時,不要把這個當成目標。應該把重點放在「不要讓氣息的覺知中斷」。

在觀呼吸的過程中要抓到「全然接受」的要領。因為當我們在觀呼吸時難免會覺知到外界的許多干擾,例如:噪音、氣溫、蚊子等等,也會覺知到身體上的許多感受,例如:酸、痛、癢、麻等。當你覺知到這些干擾時,只要把自已的注意力再度帶回呼吸就好了,不要太過在意這些干擾。因為你永遠無法找到一個完全沒有干擾的環境,你的身體也永遠會有某些不舒服的部位。畢竟,觀呼吸的目的就是要練習讓自已不會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擾,讓自已時時保持平靜、祥和的心。

停止旋轉的方式


停止旋轉的方式有三種:

(一)   逐漸放慢旋轉的速度,直到完全停止旋轉,然後坐下來休息。
(二)   想停止旋轉時,瞬間停止站立不動,但是外圍的景物看起來持續在旋轉,只要靜靜站立,外圍的旋轉幻像自然會逐漸變慢,直到旋轉的幻像完全停止,然後坐下來休息。
(三)   想停止旋轉時,瞬間倒下並躺在地上,腹部朝下,眼睛閉著靜靜躺著休息。

每次旋轉結束後,在原地靜坐或靜臥休息一段時間。依個人當下的身心狀態,決定靜坐或靜臥的休息時間長短。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練習旋轉時如何保持「全觀」?


所謂「全觀」是指,旋轉者在旋轉時不要聚焦在外界的任何景物,讓視線模糊或流動而沒有焦點。然後,旋轉者只要用眼角餘光留意自己和旁人的相對位置以及場地的環境即可,以免撞到他人或物品。旋轉者的眼睛若注視在某個物體之上,容易產生頭暈的現象。

旋轉者如果剛開始不知道如何全觀,可以先試著一面旋轉,一面聚焦在自己的某一隻手,用眼角餘光瞄到周遭由旋轉造成的模糊影像。等到逐漸熟悉旋轉的感覺後,可以漸漸擺脫對手的依賴。

練習旋轉時如何保持「歸於中心」?


所謂「歸於中心」是指,旋轉者在旋轉時把整個注意力全然貫注在自己的身體或心理上的感覺,把自己安頓在漩渦中寧靜的核心,類似置身於完全沒有任何風雨的颱風中心所在(即颱風眼)。在歸於中心的同時,旋轉者要配合前述「全觀」的要領,一面感受「身、心、內、外」一切現象,一面接受一切現象,不要抗拒或排斥身心內外任何現象。

「歸於中心」也意謂著,旋轉時完全不要管別人在做什麼,也不要想自己轉得好不好、快不快。這樣就可以持續旋轉一段時間而不會頭暈。即使天生容易頭昏的人,只要用心體悟「全觀」和「歸於中心」這兩個基本要領,並按部就班練習,長期下來暈眩也可以漸漸克服。

旋轉者如果在旋轉過程中產生暈眩的感覺,更要全心全意地感覺它(感覺自己的感覺),不要在心中排斥那種感覺,暈眩的感覺就會逐漸減弱直到沒有暈眩。如果持續無法克服暈眩的感覺,甚至有噁心想吐,可以坐下或躺下休息,靜靜地感覺暈眩,直到暈眩逐漸減弱或消失。這樣就可以逐漸擺脫對旋轉的恐懼。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推廣旋轉功的情形


「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採用旋轉功做為幫助癌友復健、重新獲得健康快樂的主要方法。他們從2000年就開始推廣應用旋轉功,至今幫助過超過6000位以上的癌友,並在2004年得到『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評定為世界60個健康組織之一。這已相當肯定了旋轉功對健康的功效。很多癌友每天都旋轉一個多小時,很多人的病因此而好轉。癌友新生命協會理事長林弘文說,人可以透過旋轉增強體力,增強免疫系統。20111120日,他們號召了755位癌友及志工在台大綜合體育館一起旋轉90分鐘,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近年來在台灣似乎有愈來愈多的人利用旋轉功來開發身心復原力與自我療癒的潛能。例如,有位巴金森氏症患者本來連走路都有困難,練習旋轉兩個星期後,開始有改善,至2009年止,已經持續練3年。有位癌症病友的家屬發現旋轉氣功,可以讓身心都得到舒暢,便帶病友進入練習的團體。也有癌友則選擇少以多練旋轉功代替吃藥。一位在2007年參加旋轉1個小時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活動的85歲老阿媽原本坐輪椅,練了旋轉功4個月後就可以走路了。乳癌病友高御曦從2004年初開始練功後,體力就有很大的進步。筋骨酸痛的老毛病改善了,五十肩以及化療後強迫進入更年期的症狀也減至最低。

旋轉的方式


練習旋轉功時,旋轉者用站立的姿勢,以逆時針或順時針的方向靠自己的雙腳運作連續自轉一段時間以上。所謂「連續自轉一段時間以上」並無法精確定義。「究竟每次要旋轉多久?每分鐘至少要旋轉多少圈?」才能達成旋轉的功效,這兩個問題有待日後深入研究。但是一般而言,練習者每次至少連續自轉5分鐘,每分鐘至少旋轉20以上比較能達成旋轉的功效。

旋轉者在自轉的過程中,可以同時向各種方向移位,或一面自轉一面公轉,手部的動作並無規定或限制。

旋轉功可以包括以下六種自轉模式,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種模式:


旋轉
方向
右腳為軸心
左腳為軸心
無軸心腳
順時針
右腳為軸心順時針前進轉
左腳為軸心順時針倒退轉
以身體為中心,右腳向左方後退,左腳向右方前進
逆時針
右腳為軸心逆時針倒退轉
左腳為軸心逆時針前進轉
以身體為中心,左腳向右後退,右腳向左方前進


練習旋轉功的注意事項

一、初學者在飯後一小時內最好不要練習旋轉。

二、初學者先不要在家裡練習旋轉,因為空間比較窄,外物的影響比較多,比較容易暈眩。等到比較能歸於中心,比較不受外界影響時,再嘗試在家裡練習旋轉。

三、初學者要練習全然接受旋轉時身體及心理產生的任何感覺,不要抗拒,也不要害怕,自然可以逐漸消除頭暈或不舒服的感覺。

四、每一個人對於旋轉及外界的變動有不同的習性反應。透過旋轉功且搭配靜坐相輔相成的練習,可以逐步消除習性反應,讓身體逐漸適應旋轉。

五、各種靜心法的練習都可以協助掌握「歸於中心」及「全觀」的兩個要領,因而協助掌握旋轉的要領。

練習旋轉功可以直接促進身心靈統合

當一個人在練習旋轉功時,必須強烈地、且持續地歸於中心(覺知轉向內在核心),因此可以和生命的源頭、快樂的泉源、生命能量的泉源產生強烈的聯結,直接且強烈地促成身心靈統合

當一個人在練習旋轉功時,如果沒有「歸於中心」與「全觀」,立即會感到頭暈,這是一個非常即時與重要的生理回饋訊號,提醒練習者要趕快「歸於中心」與「全觀」。相對而言,當一個人在練習「靜坐、瑜珈、太極或氣功」時,往往要練習很久才能掌握到「歸於中心」與「全觀」的要領,因為即使沒有「歸於中心」與「全觀」,我們的身體也不會提供明顯的生理回饋訊號。目前有很些人在研究利用科技輔具來提供靜坐或氣功練習時的生理回饋訊號(如:腦波、膚電),但是技術仍然不是很成熟,且費用昂貴、效果不明。

旋轉功引進台灣的情形


根據史書記載,唐朝時就有人把旋轉舞從西域引進中原。白居易《胡旋女》詩中曾提到胡旋女出康居《新唐書·西域傳》也記載當時西域康國、史國、米國等,都曾向宮裡送胡旋女的事。長安城裡,一時舞胡旋成風,成為當時最為流行、最為時髦的胡舞。就時間點而言,唐朝大約在西元七到八世紀左右,比Rumi提倡蘇菲旋轉時的十三世紀早了至少五百年。由此可見蘇菲旋轉在中東地區的起源甚早。Rumi 也不是蘇菲旋轉的創始者,而是發揚光大者。
究竟何時開始有人把蘇菲旋轉引進台灣也有待考證。但是根據網路上的報道,很多新時代的靈修人士從印度或土耳其接觸到蘇菲旋轉,開始自我修練蘇菲旋轉,然後陸續把蘇菲旋轉引人台灣。很多人都是從印度普那社區初次接觸到蘇菲旋轉,感受到它神奇的力量,然後就一頭栽進蘇菲旋轉靜心的世界裡。
在台灣也有某些靈修團體發展出類似蘇菲旋轉的修行方式。例如,有些道教人士常以旋轉舞來達到忘我的情境,尤其是承修母娘系統的女子仙姑。
台灣有一些人在修練「自發功」時也會發生「自發旋轉」的現象。就旋轉的本身與結果而言,此種自發旋轉和旋轉功一樣,但是就旋轉的啟動過程來說則非常不一樣。自發旋轉是非預期的、非自主的旋轉,因此不是每一個人在練自發功時都會產生旋轉的現象。長年在提倡自發功的中央大學教授林孝宗說:「經由快速旋轉而打通身體的螺旋脈,是整個練功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也是從初級階段提升到中級階段的一個明顯里程碑。」此種因練習自發功而產生的自發旋轉並非旋轉功。

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是台灣唯一在大學殿堂裡開設有關旋轉功與旋轉舞蹈正式課程的學系。我這套系列課程從大一的「情緒涵養」開始,到大二的「身心統合與覺知基礎訓練」與大三「身心統合與覺知訓練─旋轉功與旋轉舞蹈」。

我在本系教育碩士班也開設「身心潛能開發實務研究」及「旋轉功與旋轉舞蹈課程與教學研究」來協助同學發展旋轉功與旋轉舞蹈的專長,以培養推廣旋轉功與旋轉舞蹈的人才。此外,在教育碩士及博士班也正在引導研究生針對旋轉功與旋轉舞蹈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希望本系成為推廣旋轉功與旋轉舞蹈的重鎮。

練習旋轉功的兩個核心要領:「歸於中心」與「全觀」(旋轉功可以促進身心靈統合的關鍵)

練習旋轉功時要抓到以下兩個核心要領,才能避免頭暈,這也是為何旋轉功能促進身心靈統合的關鍵


  (一)  歸於中心(覺知的轉向)


1)   把一向習於「對外」的覺知,轉為「向內」的覺知(感覺自己的感覺)。
2)   找到內在無限寧靜的本心(發現本心、了悟本心),然後安住本心。
3)   把覺知轉向內心深處,通達與了悟覺知的源頭(也就是「靈」的層次),並練習深深與自己的內在產生強烈的聯結。這也是達成身心靈統合的關鍵與真諦。
4)   旋轉時,自己處於無限寧靜的本心,讓外在的一切動盪與旋轉停留在外圍,不受它們的干擾。
5)   旋轉時,好像不是自己在旋轉,而是外在的世界繞著自己在旋轉。


(二)  全觀(覺知的擴展)

1)   旋轉時,不要把目光停駐在外界任何特定的對象,讓一切影像流過去、滑過去,成為沒有選擇的覺知(choiceless awareness)、沒有聚焦的「觀看」。
2)   旋轉時以平等心觀照一切內外身心世界各種經驗與對象,對一切現象不取不捨、無住無求。
3)   不只是擴展覺知的範疇與對象(內外身心世界各種經驗與對象),更重要的乃是以平等心觀照一切,對一切現象不取不捨、無住無求。


旋轉功的兩個核心要領(身心靈統合的關鍵):
歸於中心
(覺知的轉向)
感覺自己的感覺、非二分性覺知
全觀
(覺知的擴展)
無所住而生其心、沒有選擇的覺知、沒有焦點的觀看、以平等心觀照一切、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住無求

旋轉功的起源:蘇菲旋轉



旋轉功乃是起源於回教「蘇菲教派」(Sufist)的主要修練方式:蘇菲旋轉(Sufi Whirling)。他們往往配合著詩歌、音樂、舞蹈及激烈的旋轉進入恍惚、陶醉、出神、狂喜的狀態,邁向與真主合一的體驗。Sufi 這個詞原本意旨生活中的覺知,且是高於一般日常生活層次的覺知 (Uzel & Friedlander, 1992)。蘇菲教派的一位神秘主義詩人 Jalalu'ddin Rumi 在西元十三世紀時開啟了此種修練方法,也創立了 Mevlevis 教團。

修練蘇菲旋轉的蘇菲門徒又被稱為 Whirling Dervishes。Dervish 一詞來自波斯語 darwish ,在阿拉伯語及土耳其語中被接受且轉化成 dervish 一詞,用來指稱「站在邁向開悟之門的人」(one who is at the door to enlightenment, Uzel & Friedlander, 1992)。

根據本間周子(1977),蘇菲門徒試圖在世俗的焦慮與幻象中追求真理,然後透過單調且反復的旋轉,讓自己的靈魂擺脫肉體的束縛,達成與真主合一的狂喜狀態。根據 Uzel & Friedlander ( 1992),蘇菲旋轉的目標乃是要打開一個人的心眼,看到永恆中的無限(open the eyes of the heart and see infinity in eternity)。蘇菲旋轉的門徒試圖從旋轉中讓自己從塵世的膠結中鬆綁開來,然後與真主合一,成為真主之光的通道。

我們把蘇菲旋轉的宗教用語、宗教儀式與宗教色彩去除之後,剩下單純地旋轉,且將之視為一種開發身心潛能的方法,因此稱為「旋轉功」(whirling kung)。

達成身心靈統合的途徑



(一)  一個人如果想達成「身心靈統合」的目標,要長時間練習各種「靜心法」(meditations),例如:太極、瑜珈、靜坐、氣功、神聖舞蹈、參禪、旋轉功等。各種身心統合的方法雖然表面上差異很大,但是卻殊途同歸,它們都可以協助人們達成身心靈統合。

(二)  不同的靜心法各自有其獨特性,有的偏重於動態的方法(例如:太極、神聖舞蹈、旋轉功),有的偏重於靜態的方法(例如:靜坐、冥想、參禪),有的方法則動靜兼具(例如:瑜珈、氣功),有的在閉眼狀態練習,有的在開眼狀態練習。因此,不同的方法適用於不同的時間及場所,也適用於不同個性或年齡層的人。沒有一種方法是最佳的方法或唯一的方法,不同的人需要各自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法或數個方法。

(三)  練習各種靜心法的主要目的乃是要協助我們把心靜下來。當一個人能夠把焦躁的心靜下來,且持續一段時間,就自然而然能到達身心靈統合的狀態。一個人如果經常練習靜心法,就愈來愈容易能處於身心靈統合的狀態。

(四)  任何靜心的練習都不能脫離人類的覺知,不管練習什麼方法,都圍繞著覺知的練習,因此「靜心法」也可以說就是「覺知的練習」。

(五)  「靜心」乃是啟動消融習性與激發潛能的機制。人類的煩惱痛苦都是來自妄動的身心習性,而覺知的作用可以消融妄動的身心習性,回歸純真的本性,只要把習性逐一清除,自然可以流露出人類所有的身心潛能。因此,覺知的練習乃成為啟動潛能開發的關鍵機制。

(六)  靜心時要盡量掌握六個要領:全然覺知、全然接受、全然享受、無自我感、無時間感、無作為。

(七)  任何靜心的練習要盡量抓到「歸於中心」(覺知的轉向)與「全觀」(覺知的擴展)兩個核心要領,練習旋轉功也要抓到這兩個核心要領,才能避免頭暈





身心靈分裂的徵兆


(一)   對生命產生錯誤的認同,只認為此身或此心是我,不知尚有靈的存在。

(二)   身體經常覺得疲累、無力、沒有幹勁。

(三)   常常生病,且生病之後不易復原。

(四)   內心常常感到不平靜、緊張、焦慮、壓力、害怕、煩惱、恐懼、失衡。

(五)   思想紛亂或錯亂,常常覺得觀念或信念有衝突或不一致之處。

(六)   人際關係衝突、混亂、緊張,有時會感到孤寂落寞、鬱鬱寡歡。

(七)   遠離內在深層的核心,身心靈嚴重分離,因而產生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的症狀。

(八)   對生命充滿疏離、厭惡、困惑或迷惘,對生命感到乏味、悲觀、無意義,甚至絕望。

「身心靈成長」的目標與「身心靈統合」的意義

一、身心靈成長的首要目標 

)提昇情緒涵養:情緒穩定、心理平衡、泰然自若、喜樂自在、如意愉快。
提昇覺知力:能時時完整地、全面地覺知到自己的身心狀態(包括:身體覺知、情緒覺知、心念覺知)。
提昇鎮定力:能冷靜、理性、鎮定、沈著、冷靜、專注地處理各種處境或問題,不會著急、躁進。
提昇意志力:面對各種問題或困難時,能意志堅定地處理問題,且有恆心、有毅力地採取行動,既不會逃避,也不會退縮。
提昇復原力:發展出身心自我復原與自我療癒的能力,能從失落或挫折迅速復原。

二、身心靈成長的終極目標:身心靈統合

「身、心、靈」三者綿密地、強烈地、完整地、和諧地交流與連結,包括:與內在的緊密連結、與外在的和諧連結、人際的和諧連結等。
內外身心世界整合一致、陰陽調和,沒有予盾、衝突或緊張,各方面都達成最佳的平衡、和諧、調適狀態(fitness, wellbeing),且能隨時隨地與存在的所有面向和諧相處,自在如意,全然享受此時此地。
能全面觀照且完整地了悟生命的所有層面(身、心、靈),完全洞悉生命的真相,徹底了悟與統合生命的意義,進而產生清明的智慧,內心完全沒有任何疑惑或迷惘。
徹底消融所有產生煩惱痛苦的習性,無憂無懼、沒有缺憾、圓滿無缺、無慾自足、圓融無礙。

三、「身心靈統合」並非「全有或全無」的問題,而是「程度」的問題。

每一個人只要開始練習某種身心統合方法,就已經走在邁向「身心靈統合」的路上。一個人只要長時間練習身心統合方法,自然能逐漸開發各種身心潛能,也自然逐漸邁向身心靈統合的終極目標。因此,練習愈多愈好、愈久愈好,畢竟這是一個無止盡的成長歷程。
身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達成某種程度的「身心靈統合」,就可以開始協助他人邁向「身心靈統合」,絕非要等到達成終極的目標才能開始協助別人。這就是孔子所謂「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意。

四、個人的身心靈統合可以和外在的社會改革行動相輔相成、相互為用

表面看起來,身心靈統合雖然比較偏向於個人的修為,但是一個人在邁向身心靈統合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同時採取社會行動來改進社會,也應該坦然面對社會問題與社會現象,不用逃避社會、脫離社會,透過時時刻刻和外界的互動反而可以更深刻地觀照到自己習性、突破自己的習性。



什麼是「身心靈」?

色蘊
穿著、外貌、肉身、生理現象(呼吸、心跳、循環……等)

受蘊
身體的感受(酸、痛、癢、麻、冷、熱……等)

想蘊
心念、心思、想像、信念、知識……等
心之所動
行蘊
情緒狀態
正面
安祥、喜悅、快樂……
負面
憤怒、哀傷、憂鬱、孤獨……
情感反應
正面
感恩、愛戀、懷念、同情、慈悲……
負面
嫉妒、懷恨、羨慕、害怕……
識蘊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五識)
非恆非審、能察五塵粗相、依於意識
心的了知與辨別作用
意識
(第六識,見聞覺知心、分別心)
審而不恆、念念生滅、能審觀五塵細相及諸法塵、前五識之所依、依於意根。
末那識
(第七識,意根、我識、我執)
恆審思量、恆執為自內我、剎那不斷作主、前六識之所依、依於阿賴耶識。
本心
阿賴耶識
(第八識,佛心、真心、道心、神心、如來藏空性、心王、心海、菩提心、真如、含藏識、異熟識、涅槃本際)、無垢識(菴摩羅識、清淨識)
非因緣所生、恆而不審、不作主、不作意、不生滅心、無我我所、恆離見聞覺知、永不斷滅而無分別心、即相離相、真妄和合、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具有能藏所藏之功能體性、一切染淨之所依。(「無垢識」可另立為第九識)
如如不動之心

什麼是「旋轉舞蹈」?


以旋轉功為基礎,然後融入各種相關的舞蹈元素就成為「旋轉舞蹈」,例如:肢體動作的變化、隊形移位的變化、服裝道具的變化、配樂的變化等,甚至可以和其它舞蹈形式加以融合。「蘇菲旋轉」與「旋轉功」都是單純地旋轉,不著重在表演,而「旋轉舞蹈」則比較適合表演之用。白居易所寫的長詩《胡旋舞》,描繪的胡旋舞就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哈薩克姑娘的旋轉舞蹈。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

旋轉功與旋轉舞蹈的推廣潛力很大

 (旋轉功與旋轉舞蹈的市場擴張性高
目前很多有名的潛能開發方法(如:靜坐、瑜珈、太極、氣功)在我國社會已經很普及,而且都已經有很多有名的團體或個人在推廣,我們似乎不用再錦上添花。我們應該開發另一種既有特色又功效卓著的潛能開發課程。此外,這些常見的潛能開發方法在年齡的適合度方面的市場擴張性不夠。在一般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中,「靜坐、太極、氣功」往往被視為老年人的活動,「瑜珈」又往往被視為比較適合於婦女的活動。這當然是一個錯誤的刻板印象,但是有時我們很難改變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旋轉功與旋轉舞蹈則比較不受年齡、性別或健康狀況的限制。

(針對不同的學生可以設計不同的旋轉功與旋轉舞蹈訓練課程
我們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不同的對象來設計不同的旋轉功與旋轉舞蹈訓練課程。也可以開設各種不同深度的課程。本系學生畢業後如果要開班推廣旋轉功與旋轉舞蹈也很容易上手。初期純粹從技術面出發,開設初階旋轉功訓練班,協助學生如何克服旋轉的頭暈與不適。接著可以進一步開設進階的旋轉舞蹈班。日後隨著自己對身心靈統合的領悟日漸深刻,可以逐漸增開進階班,邁向身心靈統合的高階目標。

(旋轉功難易適中
旋轉功不是太難,不用記很複雜的招式或肢體動作。但是,旋轉功也不是很簡單,需要接受起碼的訓練課程,否則也學不來。不像走路或跑步,人人都會。旋轉功有點像游泳,游泳需要接受一定的訓練,否則會溺水。旋轉功也需要接受一定的訓練,並結合一些基本的靜心方法(如:靜坐、瑜珈)來練習,不能隨便亂轉,否則會頭暈、不舒服。因此,旋轉功可以視為一項難易適中的專長。

(旋轉功的實力很容易驗證
一個人會不會旋轉是一項真實的本領,就像會不會游泳一樣,非常容易驗證得出來。如果一個人能夠連續旋轉超過三十分鐘以上,馬上能證明自己的實力。旋轉功的教練也需要接受專業的培訓。如果自己學會了旋轉的要領,還要學習如何帶領別人循序漸進地練習旋轉(課程設計),才真正成為一項助人的專長,才真正成為一個好的潛能開發師。就像當你學會游泳,可以進一步學習成為好的游泳教練一樣。

(旋轉本身有某種的驚異性與吸引力(很吸睛)
對一般人而言,看到別人持續旋轉就有某種的驚異性與吸引力(很吸睛)。易言之,旋轉功或旋轉舞蹈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一個人只要親自表演持續的旋轉或一段旋轉舞蹈15分鐘,立即就有說服力,馬上能證明這個人的功力,比什麼證書都有用,也能產生立即的宣傳效果。本系同學未來如果要開設旋轉功訓練班,只要親自在一些人潮很多的地方(如公園或車站)原地持續旋轉一段時間,必定能吸引群眾觀賞,並趁機發出招生宣傳單或海報即可。旋轉舞蹈本身也是一項非常有特色的舞蹈,很吸引人,很有表演的效果,跟其它的舞蹈比較來很容易展現特色。

(旋轉功或旋轉舞蹈在台灣或大陸目前都不是很普及,推廣的潛力很大
在中東地區,蘇菲旋轉乃是一項非常普及的活動,但是旋轉功在台灣或大陸目前仍然不是很普及,有機會學到旋轉功的人仍然不多,目前台灣或大陸仍然相當缺乏旋轉功的潛能開發師或教練,而以「旋轉舞蹈」為特色的舞蹈團似乎也沒有看過。

總之,在各種「健康產業」中,旋轉功或旋轉舞蹈很有創業的潛力。和「瑜珈、靜坐、氣功、太極」比起來,旋轉功的功效又強、又快、又容易被看得見,因此也比較容易被肯定。我的直覺是,這是一項有待開發的領域,這個領域的市場潛力很大,很值得本系同學大展身手。